信息內容

第四課 三一神的啟示與行動

聖經是神對自己的啟示及衪自己的行動

我們今天晚上是來看三一神的啟示和行動。三一神就是聖經裡面所給我們看見的這位神。這本聖經第一就是把神啟示給我們,所以聖經一開頭就講「起初,神 … 」。這本聖經不是講很多其他的東西,他是把這位神啟示給我們,這個啟示就是聖經最基本的啟示。第一他是啟示神,第二他是啟示人。我們前個禮拜其實已經講過人的方面,就是人怎麼被神創造的,他怎麼墮落的,怎麼被神救贖的,怎麼被神生機的救恩帶到榮耀裡。這就是整本聖經對人的啟示。但是在這個以前,第一個啟示就是啟示這位神。我們的信仰跟其他宗教的信仰有什麼不同呢?就是他們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,我們的信仰是啟示的信仰。因著神啟示了衪自己,我們才認識他。然而,這本聖經不光向我們啟示神自己,他不光告訴我們神本身是怎麼樣的,也告訴我們神在歷史上有什麼行動。神的行動還不在乎衪在外面所做的事,比如說衪創造宇宙,這固然是神的行動。但最主要的行動是神在衪自己裡面所作的,也就是父在子裡顯出,再成為靈,這是在歷史上神在衪自己裡面最大的行動。所以我們可以說聖經是神對自己的啟示,也是衪自己的行動的啟示。衪是怎麼樣啟示衪自己,並在衪自己裡面有什麼行動。

神只有一位

聖經給我們看見神是有兩面的,這是很重要、很基本的。第一面就是神只有一位。希臘的神觀有很多位神,聖經裡面的神只有一位。這本聖經是先給猶太人的,猶太教是嚴格的一神論。我們中國不是相信一神的,希臘也不是相信一神主義的,但是全世界對一神的認識是從聖經開始,以後伊斯蘭教、天主教全都是從這裡面發展出來的。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。聖經裡說:「除了神以外,不可以有別的神。」(賽四十五 5 )這個神的名字就是耶和華。這個字在猶太人中間,是神聖到不能用嘴巴講的,每次猶太人拉比抄寫聖經寫到耶和華這個字時,要先沐浴,再回來寫下這個字,這就說明他們對神名字的尊重。比如說耶和華是 Iahweh ,原文是 JHVH ,只有四個不發音的字母,是讀不出來的。原來神的名字是那麼神聖的。衪只有一位,就是耶和華。今天晚上有七節聖經是關於神的啟示最重要的經文。我要求你們把這七節聖經背下來,一天一節。第一節就是以賽亞書四五章五節,這是啟示神是一,獨一無二的。我們不是相信三位神,我們是相信一位神。

神有父、子、靈的講究

然而聖經又啟示給我們這位神雖然是一位,但是有父、子、靈不同的講究。我講每一句話都要很小心講,這是兩千年以來我們信仰的基礎。我們不是說我們有三位神,我是說有「三」的講究,「三」什麼呢?我就不用詞句來表達了,總之是有「三」的講究。第一,就是在聖經開始,他就有一個伏筆,創世紀一章廿六節說﹕「神說,我們要按著我們的形像,照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... 」這裡的「神」,就是獨一的神,但這裡卻說「我們」,它沒有寫錯,它是用複數,「我們要按著我們的形像」。那就好像有不只一個神,但是這位神又是獨一的真神。這裡隱約給你看見,這位神是有講究的,衪不單是一。然後整本舊約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,到新約這位神,就是主耶穌來了,衪來的時候,衪說:「我就是神。」人看見衪就是看見父。然後衪到臨死時跟門徒說:「我要求父,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, ... 就是實際的靈。」(約十四 16~17 )這另一位,就是聖靈,衪是父在子之外所賜的另一位,是與子一樣的。所以到了新約,你看主耶穌是神,然後實際的靈又是神,這個啟示就進步了。到了福音書結束的時候,在馬太福音廿八章十九節主耶穌差門徒去的時候,他要門徒把他的名告訴萬民「將他們浸入父、子、聖靈的名」。這個名到這個時候就不是耶和華了,這個名是父、子、靈的名,這是聖經裡面第一次講到這個名是父、子、靈的名。父、子、靈就是三個東西,但是那裡的名是單數的, the name 不是 the names , the name of the Father Son Spirit ,就是一個名,這個名是父、子、靈的名。很明顯在這裡看見聖經說到神有三個講究,其他的經節我就暫時不列了,先列這三節,你把這三節聖經背下來。以後人家問你,你就要說第一神是獨一的,根據以賽亞書四五章五節。但是這位神又稱他自己是我們,根據創世記一章廿六節。到了主耶穌來到地上,經過死而復活過程以後,神的經綸和旨意就完成了,那個時候神向人就啟示為父、子、靈。這是馬太廿八章十九節所說的,你要學習將這幾方面講出來。

如何神是三一

我們看見這位神是一,但也有三的講究。從第一世紀,至今兩千年來,所有的神學就是想怎麼樣協調這個一跟三。照人的思想看,一就不是三,三就不是一,怎麼可以又是一又是三呢?所以所有的神學家就想要協調,來解釋這個神是一位神,沒有三個神,但是又有三的講究。下面就是講神是如何是一又是三,就是來研究神的結構。聖經最早成文於希臘文,而後傳至拉丁文。經過一千七百年,古教父時期,羅馬天主教時期,還有中古時期全部用拉丁文。到了改教以後,聖經開始被繙譯為各種文字:法文、德文、英文,我們接觸的主要是英文。最後,福音傳到我們中國來的時候,又有了中文。那麼怎麼分神的一和三呢?第一是從用文字上來分,當我們說一,就是解釋一在哪裡?當我們說三,就是解釋三在哪裡?一個「這個」,三個「那個」,嘗試用人的語言來描寫怎麼一怎麼三。希臘人首先以 ousia ,描寫那個一, hypostasis 描寫那個三。若你去讀神學就一定要讀這兩個字,這兩個字對我們不懂希臘文的人來說,是沒有意義的。一在 ousia 上, ousia 原來的意思是「本質」;三在 hypostasis 上, hypostasis 可以解釋三個「基礎」,有的人把它解釋為三個「本質」,但是若解作三個「本質」就與 ousia 混亂了。並且如果神是三個本質,那就變成三個神了。所以後來教父又解釋,這個 hypostasis 不是指「本質」,而是指三個「坐架」。到了拉丁文,就用了兩個字,說一在 essentia 上,三在 personae 上。 Essentia 當然是指內在的本質,就如木頭,木就是它的 essentia 。那 personae 這字是扮演甚麼呢?這字原來是指唱戲的人的面具,就好像我們中國人唱粵劇京劇有黑臉和白臉之分,同一個演員戴起白面具唱白臉,拿起黑面具唱黑臉。他們用這個字來描寫神是有三個,他們知道不能用三個神,一有三個神就出毛病了,他們就用了這個三個 personae 。然後到這個字變成英文的時候,英文又要挖空心思想出一些特別的字,所以就用了 essence 來代表一,這是從拉丁文那裡 essentia 翻過來的。而且來描寫三的就是 person ,這是把拉丁文直接翻成英文,三個 person 。所以它就說一是一個 essence ,三是三個 person 。但 person 這個字很容易會引起誤解,因為說三個 person ,很容易領會成三個單獨的人。但是原來的拉丁文不是這個意思,它是指一個人,三個不同的形態。神學家也提醒大家要小心,不要領會錯了這個字,以為三個不同的 person 是提三個分開的人位。在這裡你看見,人的任何詞彙,任何一種文字,任何一種語言都沒有辦法完完全全描寫神,因為這是人的語言。到翻成了中文又多了一層複雜。中文說一在「體」,三在「位」,所以稱為三位一體。用這個「位」字好不好呢?也不能說不好,但是也會產生誤會,例如說如果你把這個「位」字瞭解作人位的位,那就有問題了,神是三位,那就是有三個人位,那不是變成三個神了嗎?另外「三位一體」的「體」是不是好像人的身體,三位是三個頭,一體是一個身體,好像一體三頭一樣,所以你看,到了中文,我們的發表也有了難處。為這緣故,現在我們不用這些字了,你看我們的書裡面全部都不講三位一體,我們是講「三一神」,就是為著避開所謂人用的詞句加「位」啦等字眼,而把自己陷進去。你用一個字,它可能有幫助正面理解,也可能會導致錯誤理解,所以我們索性不用了,而單說「三一神」。外面有一些基督教說:「你們說『三一神』『三一神』,在基督教裡面沒有用這名詞。」我說我們說的『三一神』比他們說的『三位一體』,其實是更合乎聖經的。你回答我,三位一體的「體」是什麼「體」?一個身體的「體」,還是一個實體的「體」?它是怎麼體法呢?用人的用詞就會有被誤解的可能。

在兩千年教會歷史中,第一種說明神如何是三而一的嘗試就是用文字來解釋,用一個詞解釋一,用另外一個詞來解釋三。不論是希臘文、拉丁文、英文,還是中文都是這樣。但是無論用任何一雙詞彙都沒有辦法清清楚楚地把這個一跟三隔開,隔不開。所以就有第二個方法,就是用比喻。就是以日常物質界的例子來比喻神之三與一。譬如,一個很常用的比喻說神是一,衪就好像冰、水、氣都是一個東西,但是出現在三個不同的狀態下,冰是固體的狀態,水是液體的狀態,氣是氣體的狀態。所以父、子、靈就好像冰、水、氣一樣。是一種東西的三種不同表現。另外又有人說三一神好像日頭、日光、熱能,日頭本身是一個,日光跟日頭是分不開的,日光就是日頭的顯出,而你感覺到的時候就是熱能,這個就是用來描寫父、子、靈。除了這兩個以前的人都用過的比喻以外,還有其他許多許多都是用了日常生活,人世間可以看見的東西來描寫神怎樣又是三又是一。但是在這裡我要說,你無論用什麼比喻都是不完全的,沒有一個比喻是完全能夠描寫神的。比如說冰、水、氣的比喻,有一個欠缺,就是冰變成了水就沒有冰了,水變成了氣就沒有水了。但是道成了肉身,還是有父,不是說父成為子就沒有父了;然後子成為靈,不是說子成為靈以後就沒有子了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就落在一種異端裡面,叫做形態論。所以你就看見,無論用人的文字或比喻都無法完全地將神的所是表達出來,因為人的詞彙和人的比喻都是在人的範疇裡面的東西,但是神是神,衪是在另一個範疇裡。所以我們用這個範疇的東西來描寫那個範疇的東西,當然不能描寫得貼切。

我用這些例子來說明,在過去兩千年基督教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描述和協調神的一和三,卻無法完全協調,不論是用詞彙還是用比喻都無法避免產生爭論,所以在歷史上就產生了幾類問題。

一是,就是有人太注重一,就把三否定了,這個就是被歷史上稱為形態論的異端。他們說這一位神是在三個不同的形態裡面向人顯現。好像剛才我所說的冰、水、氣的比喻。在舊約裡面,衪是父。到了新約的時候,衪變成子。然後到衪復活的時候就變成了靈。父成為子的時候就沒有父。子成為靈的時候就沒有子。在同一個時間裡面,神只能以一個狀態生存,父子靈不是永遠同時存在的。這一個就叫作形態論。

有人以為在主的恢復裡我們講形態論,但我們不是講形態論,我們是反對形態論的。我等一會告訴你為甚麼他們會以為我們是講形態論。今天,你們要把這些經節全都唸好。以後你們出去,人家會說,「你們的地方召會,李常受是講異端。他是講形態論,他對三一神不清楚。」那你就要問他們說,在聖經裡面,「神是有多少位?是三位還是一位?」你就去告訴他,在那裡講神是一的,在那裡講神是三的。然後你就要告訴他,在聖經裡面說,這三位是同時存在的,並沒有說一個代替了另一個。我們也沒有這樣傳,李常受也沒有這樣傳。可是,外面的人誤解我們,以為我們是這樣傳。

在歷史上,第一個異端是太過偏重一。所以就形成形態論。而另外一個異端,說聖經裡面既說是父子靈,所以就有三位神。從一些天主教裡面的油畫或者是雕塑,可以看出他們真的把這位神當作是三位。在他們的觀念裡面也是三位神。今天你去問很多基督徒,他們還是以為神是三位的。有一位父,就好像老公公,長鬍子的坐在寶座上;又有一位子,就好像趙雲拿著大刀,站在這個劉備旁邊;其後再有一個聖靈,就好像鴿子飛來飛去。在他們的觀念裡面有三位神,這個也是錯誤的,這個是異端,叫作三神論。我們沒有三位神。在歷史上,出現了這兩種極端,極端就變了異端。一個就是形態論,一個就是三神論。

在基督教裡面,頭一個最有名的信經,就是所有正統的基督教,都承認的信經。這個信經就叫作奈西亞信經。這個奈西亞信經裡面有一個字,爭得很厲害。我把這個字擺在你們面前,是要舉一個例說明神的三一是多麼有講究。在信經裡面說,父跟子是同一個質的,就是 homoousos 。剛才我已經介紹過一個希臘字,就是 ousia , ousia 就是「質」。 Homo 就是一的意思。 Homoousios 就是「一質」的意思,就是說子跟父是同一質,換一句話說,沒有兩樣東西,就是一個東西。這個就叫作奈西亞信經。但是這個信經被通過以後,不到三十年,大家就開始爭,認為這個字不太對,因為如果用這個字就有嫌疑變成形態論,因為如果父跟子是一質,兩者就變成一個神。但是明明子跟父是分開的,所以用 homoousios 就太近了,有嫌疑變成形態論。所以就提議將 homoousios 改成 homoiousios 。那麼這個字是甚麼意思呢? homoiousios 是類似的質,就是同類的,但不是同一的。是同類,不是同一。好像你跟我是同類的,我們都是人類。但是你是一個人位,我是一個人位。但如果我們是「同一」的,你就是我,我就是你,那我們就是一個 identity 。他們說一個 identity 不行,我們知道父跟子是有分別,子向父有禱告,父也審判子。用 homoousios 這個字太近了,要拉遠一點。拉遠一點就提議用 homoiousios 。然而,獨一派的要維持神的獨一,他們也說不行。他說你用這個字你就把父跟子分開成兩個人。他說父跟子不是兩個人,他們不是同類,他們是同一的。他們就這樣爭辯,就爭在這一個字上。

下面我們要看四個重要的經文,來解釋聖經裡面怎樣把神的三與一協調起來。

第一,雖然神有父,子,靈之分,但是三者卻同時存在的,從創世記一直到啟示錄,父子靈是同時存在的。沒有一個時候是有父沒有子,或者說是有子沒有靈。反之就是異端,就是前面提到的形態論。所以你要記住,馬太福音三章十六節到十七節,那裡講到耶穌、神的靈和父的聲音,很清楚的是三個東西。

第二,父子靈三者不光是從永遠到永遠同時存在,並且是彼此互住,一個住在另外一個裡面。約翰福音十四章十節說,「我在父裡面,父在我裡面。」就是父在子裡面,子在父裡面。這一節也是講到三與一之間的關係,所以這裡有兩點,頭一點叫作 coexistence 同時存在,第二點叫作 coinherence 彼此互住。

第三,以賽亞書九章六節說,子就是父。「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,有一子賜給我們;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;衪名稱為奇妙的策士、全能的神、永遠的父、 和平的 君。」這個子就是耶穌基督,而這裡告訴我們,子就是父。這一節經節很清楚地告訴我們,子跟父不是兩個東西。就好像 Michael ,他早上是父親,到了辦公室就是教授。作教授的就是作父親的,作父親的就是作教授的。這不是兩個人。子就是父,他不是父以外的另外一位,他就是父本身。在隱藏的時候就是父,父顯出來的時候就是子。這是聖經裡面講的。

就是根據我們講這一點,有人就說我們在講形態論。他們說,「你怎麼可以說子就是父,這就是把子跟父混在一起。但是我們前面有兩節說,子跟父是同時存在的,是從永遠到永遠,都有分別的。但是另外一方面聖經也說,子就是父。那你說這兩處聖經怎樣協調呢?答案是不要協調,也不能協調。他就是一百分跟一百分,不是五十分跟五十分。你看我們手掌,前面是這個樣子,後面是那個樣子。你說把前面的樣子跟後面的樣子把它各剪成一半,這裡一半把它貼到另外一半上面。把它們兩半貼起來,成為整個圖畫,又有掌背又有掌心,但這種貼法只將手掌兩面的各百分之五十擺在這個畫面上。它不能代表整個手掌。兩千年的神學家想要把神的三與一貼起來,但是貼來貼去也貼不好,就好像剛才手掌的例子一樣。我剛才提到人類的詞彙和比喻是要告訴你這些嘗試都是殘缺的。最完全的發表就是用聖經的話。我們不是異端,我們是「正端」的。子就是父,這個是神的話,在以賽亞九章六節。最後,聖經告訴我們子就是靈。這不是我們的話,這是聖經裡面的話,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說:「末後的亞當」,就是子,就是基督,「成了賜生命的靈」,就是聖靈。所以若有人問,「你怎麼可以說父子靈就是一個?」你可以把這兩處聖經給他看。以賽亞書九章六節說,子就是父,這是不是說子好像父,它是說子就是父。而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不是說子好像靈,或者在靈裡,而是說子就是靈。從前的子現在就是靈,從前的耶穌現在就是靈。這個是聖經給我們的啟示。剛才我講了很多,主要是講如何神是三而一,如何神是三一。怎樣把這三與一協調在一起。

為甚麼神是三一

現在我跟你講,為甚麼神是三一。這個就是講到整本聖經裡面神是父子靈這個奧秘的原因。如果你問普通的基督徒,甚至是神學家,他們不一定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。他可能可以解釋神如何是三一,但是為甚麼神要三一呢?為甚麼要那麼麻煩,他就不一定能解釋出來。回教很簡單,只有一個神叫阿拉,去拜他就可以了,為甚麼你們基督教搞得那麼複雜。又是父子靈,但是又堅持不是三個神。不如說三個神不是很簡單嗎?為甚麼這位神是一位神,但是又有父、子、靈呢?

神之所以是三而一的。第一,因為神有一個經綸,衪要作一件事,衪在寶座上沒有辨法做,衪一定要從寶座上出來,只從寶座出來還不行,衪還要把他自己做到人裡面去,為了完成這件事,衪自己就要經過一個過程。這個過程就是衪經綸的行動,就是在衪的經綸裡面有這個行動。所以第一,神之所以是三一,就是為著要完成衪自己的經綸。

第二,神的旨意是要把衪自己分賜到人裡面去。衪不是單要人來敬拜衪,不是單是要人來愛慕衪,乃是要把衪自己分賜到人裡面去。如果我把牛肉分賜到你裡面去,我拉一頭大牛到你面前來,我說:你吃吧﹗這頭牛那麼大,你吃不了。所以,你要先把這頭牛殺掉,切成塊,切成塊以後可能還是大塊的肉。所以你把它拿回家去熬湯。變成牛肉湯的時候,你喝下去。這頭牛就分賜到你裡面了。那麼父好像大牛,子好像牛塊,靈就好像牛肉湯。這樣說好像不太正經,但是很達意。神不是光在天上遠遠的叫我們敬拜,衪是要把自己分賜到我們裡面。所以才有父子靈。

第三,在歷史上,神有一個行動。衪的行動就是道成肉身,這是一個大行動。神創造天地,這只是預備工夫而已。神的大行動,就是創造者成為被造者,就是父成為子。然後,衪這個子經過死而復活,以後成為那靈。在宇宙當中,神有兩個大行動,兩個大舉動。第一,衪從永遠裡面出來成為人;第二,衪經過死而復活而成為靈,這個是神在宇宙當中的大行動。這個行動就是衪是三一的原因。神為甚麼是三一?因為衪要完成衪的行動。

第四,神對人的啟示是遂步的,漸進的。在舊約裡面,啟示沒有那麼清楚,因為神行動還沒有明顯。到衪行動完成了,衪就向人一步一步地啟示衪自己。今天的猶太人,他們只有第一步的啟示,就是父的啟示。普通的基督徒,有第二步的啟示,就是道成肉身,子的啟示。但是我們要進入聖經的話就要有最進步的啟示。你如果光是認識神是父,那你的啟示是初步的。你如果光是認識神在兩千年以前走在巴勒斯坦的那一位,那你的啟示是進步的。但是最進步的就是你要認識神是今天住在你裡面的那一位。這是終極的啟示。

第五,神為甚麼又是父,又是子,又是靈?就是為著要叫我們能夠享受他。所以,我們的綱要裡面的一節聖經說:「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、神的愛、聖靈的交通,常與你們眾人同在。」這裡講到耶穌基督、神、聖靈就是三一神。這三一神在父神就是愛,在耶穌基督就是恩,在聖靈就是交通。這個流到我們裡面來,作到我們裡面來,就成了我們的享受。就好像我剛才用牛的比喻,若停留在大牛裡就是父的愛,到了變成牛塊就成了子的恩典,然後成為牛肉湯,就是成了靈流到我們裡面來成為交通。這個目的就是叫我們享受這位三一神。

這五個點就是把兩千年關於三一神的奧秘全部解釋清楚。為甚麼神是三而一?就是為著完成衪的經綸,完成衪的分賜,完成衪的行動,向人逐步的啟示衪的自己,然後成為人的享受。如果你將這五個點掌握得好,你就能掌握到神為甚麼是三一的奧秘。

我講了那麼多,希望大家能夠清楚。以後你出去,人家說「李常受講異端,地方教會是講形態論。」你就能夠跟他們駁,說 : 「不是,你知不知道甚麼叫作形態論?」你問的時候,他說,「哦,我不知道。我的牧師講的。」那你就要跟他講甚麼是形態論。形態論就是有父沒有子,有子就沒有父,有靈就沒有子。我們根本不是傳這個,我們是說子就是父也就是靈,但是同時有父、有子、又有靈。簡單來說,就是這樣。基督教神學在這個問題上打仗打了已經兩千年,我們不是今天才講這個話,我們是經過很多的研究才這樣講。

現在我們要分作兩隊。一隊就是一神派,一隊就是三神派。你們兩隊就是代表兩派,然後你們要辯論。其他人就作觀眾,也可以參與批評。

2005 年 3 月 17 日
余潔麟弟兄交通於香港科技大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