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內容

第七課 基督的身體與聚會生活

開頭的話

今天晚上是第七次訓練課程。你們完成全部十二次的,就會得到一本新舊約恢復本。除此以外,如果在操練方面有進入的,還會有額外的獎勵。這是為著鼓勵大家。今天晚上我們大家都享受唱詩歌。唱詩歌一定要唱到快樂、釋放,全人享受在裡面,陶醉在裡面,唱到忘記自己。這個就需要你的靈開、你的心開,你的口開。每一次我們唱詩歌都需要唱到這個地步,唱到忘記我們自己。但我們不是忘記我們自己到魂裡面,我們是忘記我們自己到靈裡面。

基督的身體

今天晚上我們要來看「基督的身體和聚會的生活」。神在這個世界上設立一件不得了的東西, 就是神在地上的代表,這代表就是基督的身體。耶穌基督在世界上只有三十三年半,完了以後祂就死、復活、然後升天。祂升天了以後,祂就得著了所有的權柄。以弗所書第一章講:祂從死裡復活,這是第一個權柄。第二,祂超過所有執政的、掌權的,不光是超過三層天,是超過一切物質的和非物質的。第三,叫萬有服在祂的腳下,祂從死裡復活,祂勝過一切,然後祂超越了執政的、掌權的,最後叫萬有服在祂腳下。第四,衪為召會作了萬有的頭。這一位是誰呢?這位就是我們在天上的耶穌基督。今天祂是活在天上,但祂在地上有一個代表,因此可以說耶穌基督今天還是在地上。祂在地上的延續、繼續,就是祂的身體。以弗所書第一章說,萬有服在祂的腳下,叫祂—— 就是這個在天上的頭,為著召會做萬有的頭。然後說,召會就是祂的身體。今天要認識神,一定要認識耶穌基督;今天要認識耶穌基督,必須要碰著召會。召會就是今天基督在地上的重新再現。所以召會是基督在地上的一個身體。關於這個身體有五點,是我們要認識的。

召會作為身體代表基督

第一點,作為基督的身體,召會就是在天上的元首的代表。它代表基督,因此,你今天要想看見基督,你就必須到召會裡。在馬太福音第十八章說,若有兩三個人,有問題解決不了,就要把它帶到召會那裡去。然後第十八節說,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換句話說,天上的權柄已經轉移到地上去。地上所釋放的,天上就釋放了。地上所捆綁的,天上也捆綁了。所以地就代表天了,可以說地就是天的領事館,代表天。今天,基督的權柄和能力就是在召會裡面彰顯出來。所以到主耶穌復活的時候,祂向祂門徒吹一口氣。門徒藉著這個氣就變成了召會。然後主耶穌說,你們保留誰的罪,誰的罪就保留。你們赦免誰的罪,誰的罪就赦免。這就是說如果召會赦免一個人的罪,主耶穌在天上就要認許這個赦免。換一句話說,這個召會是真真實實地代表基督。所以召會不是有十字架的禮拜堂,而是神在地上的代表,是基督在地上的權柄的彰顯。就好像我的身體,它就代表我。如果我只有一個頭,沒有身體,那不行,我要全身來代表。今天,榮耀的、被高舉的、升天的、得著冠冕的那位,祂是在天上。但是世界怎麼看見祂呢?就是藉著祂的代表。這是第一點,就是召會是神今天在地上的代表。

召會作為身體供應基督

第二點,作為基督的身體,基督所有的供應都是藉著召會被帶進來。所以召會就是得著基督供應的地方。《晨興聖言》裡面說:神給基督徒的恩典有兩種,一種叫做「個人的恩典」,一種叫做「團體的恩典」。團體的比個人的更大,並且是只有在身體裡面才有的。所以你如果做一個單獨的基督徒,有一大部分神的恩典你是享受不到的,因為祂的供應就是在身體裡面。保羅用「身體」這個詞實在是有啟示 。在舊約裡面有一個團體,就是以色列子民。但聖經裡面從來沒有說那個是神的身體。新約裡面有另外一個團體,那個是屬天的。保羅說這個是基督的身體,這是一個新的啟示。你看我的身體,我的頭供應我全身所有的需要,我全身的需要都由我的頭來支配。所以身體就是承受頭供應的地方。你如果要得到頭的平安、喜樂、保護,你就必須要在身體裡面。譬如說,這個手指頭很漂亮,但如果把它砍下來,它就脫開了身體,就沒有供應了。有的基督徒以為做單獨的肢體還可以生存下去,但過了兩個禮拜,就覺得裡面枯乾了;等到第三、四個禮拜就沒辦法維持下去了,一定要回到弟兄姊妹當中。為什麼呢?因為供應就是在身體裡面。你一離開了身體,你就沒有了團體的恩典。這是第二點,召會就是你得著供應的地方。

信徒乃是這身體上的肢體

第三,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。但是召會是誰呢?召會不是建築物,也不是教皇、主教,召會就是我們這些人加起來,就是所有的肢體!就好像我的身體,是由所有的肢體組合起來的。所有在基督裡面蒙恩的信徒,都是基督身體上的肢體。我們合起來,就是基督的身體。所以你不光是一個信徒,你更是一個肢體。作為信徒你還可以單獨,作為肢體你就沒有辦法單獨。以弗所書說,我們原來都是遠離神的人,我們現在都靠著基督的恩典都得以親近了,成為神家裡面的人。我們原來都是神的仇敵,現在我們成為神家裡面的人。作家裡的人雖然很好,但家裡面的人還不夠親切,你還可以分開;如果你是肢體,你就沒有辦法分開。比如我這個身體,我一去什麼地方,一定要整個人去。聖經裡面說,我們一信主的時候,我們的身份就是一個肢體。你的命運、你的生命、你的身份、你的地位,就是一個肢體。你信了主以後你就是肢體,你的存在是不能單獨的,是不可能單獨的!你就是肢體,你的存在就是被「肢體」這個詞句所定義的。一個肢體若單獨,就根本不能存在。我們信了主,不光是主的信徒,更是主的肢體。作為主的肢體,我們只是全部裡面的一部分。在神的眼光中,那個單元不是個人,而是身體。我們是單元裡面的一個小部分,我們不能構成一個單元。我們接受的這個生命乃是一個團體的生命。我們乃是身體上的肢體,這是我們生命的特性!我們得著這個生命有很多特性。一個特性就是喜歡聖潔。一個沒有信主的人,他說粗口,越罵越開心,越罵越釋放。一信主了以後,那個生命進來,就有一個聖潔的特性。這個嘴巴發出的言語一惡、一骯髒,他就覺得不是味道。這是生命的特性。比如鳥,到了一個時候它自然就會飛了。飛就是鳥的特性。比如蜜蜂,它一生下來就有一個群居的特性。你不需要說:「蜜蜂啊,排隊呀,不要單獨啊」。它一生下來就會跟別的蜜蜂在一起。我們生命的一個特性就是群居、聚會。雞跟鴨不一樣,鴨子是群居的,雞是單獨跑的。所以,鴨子的特性就是團體的,雞的特性就是單獨的。我們接受這個生命不光是聖潔的,也不光是愛神的,我們裡面有一個特性就是要群居、要聚會。所以一個基督徒,聚會對他來說是生命的本能。就好像鳥的生命有一個會飛的本能。你叫它不飛,它很難受的。照樣,你叫一個基督徒,不聚會,他很難受的。這個是他裡面的生命的一個特性。所以第三點,我們接受的這個生命乃是一個團體的生命。

基督徒的聚會乃是神的命定

第四點,基督徒的聚會乃是神的命定。在希伯來書第十章第二十五節說,「我們不可以放棄自己的聚集」。「我們自己的聚集」是什麼呢?這封信是寫給猶太人,他們有一些聚會就是在聖殿裡面。然後他們當中有些人信主了,就有自己另外的聚會。這個不是猶太人的聚會,這個是基督徒的聚會。使徒代表神,在那裡說出一個命令。他說,我們不可以放棄我們自己的、基督徒的聚集。有的人因為受不了父母親友的壓迫,所以就放棄了基督徒的聚會,就回去猶太人的聚會。保羅就在那裡責備他說,你這個就是走回頭路。所以,聖經在這裡告訴我們,我們基督徒的聚會不是可有可無的,乃是神的命定。你只要是基督徒,就一定要去自己的聚集。今天猶太人有猶太人的聚集,賭錢的人有賭錢的人聚集,看電影的人有看電影的人的聚集,我們基督徒有我們基督徒的聚集。我們不可以離開我們自己的聚集。基督徒就是一班整天聚集的人。 「召會」這個字,以前中國人稱做「教會」,後來我們改成「召會」。有一個國內來的人問我,我就跟他解釋說基督教剛傳來中國的時候,因為他們對聖經認識不夠,所以他們翻譯成了「教會」。當恢復本出來的時候,我們就看見,「教會」這個字翻得不對。因為這個字在原文是“ekklesia”,“ek”這個希臘文就是“out”;“klesia”就是「聚集,gathering」。“ek”“klesia”就是「出來,聚集在一起」。這個就是描述一批人聚集在一起。他們特點就是聚集。所以神給信徒的命令就是他們要聚集,從所有的世界的、宗教的、在舊造裡面的、在神以外的這些人裡面出來。這個圖畫就是舊約裡面挪亞的方舟。那個世代的人思想裡面都是邪惡的。所以神就呼召了挪亞一家八口,從那個墮落的世代裡面出來。然後神就審判那個墮落的世代。神藉著方舟來聚集這八個人。這個方舟就是代表今天的召會生活。今天的召會生活對我們就是一種拯救,拯救我們脫離世界的洪流,脫離那些敗壞的生活,脫離那些宗教的團體,脫離那些邪惡的團體,好叫我們從那裡出來,然後聚集在我們自己的聚會裡面。所以第四點,基督徒的聚會乃是神的命定。

召會作為身體乃是我們的生活

最後第五點,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生活。今天下午有一個人問我,基督教說是「做禮拜」,你們為什麼不說「做禮拜」?我說,因為我們所講的召會不是一個禮拜只去一趟、一個鐘頭。有些天主教徒,每天早上就跑到聖母馬利亞面前點一點,點完了就走了。這個是他的儀式,這個不是他的生活。《使徒行傳》裡,在初期的時候這些信徒是天天聚在一起的。白天是去上班,上完班了他們就聚集在一起。這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生活。他們不是一個禮拜才聚一次,到一個有十字架的建築物,坐在長板凳那裡,坐一個鐘頭,履行他們宗教的義務。不是!他們天天又吃飯,又唱詩歌,又擘餅,又聚會,又看望,天天在一起。這個是他們的生活。就好像我這個身體的肢體,不是每個禮拜湊在一起來做一次運動,而是我睡的時候在一起,我吃東西也是在一起,我這個身體就是我的生活。照樣,召會真正的恢復,就是一個生活。今天的基督教是不正常的。他們只是做一個禮拜,就好像佛教做禮拜,道教做禮拜。他們做一個禮拜。對我們來說,這個完全是墮落了。聖經給我們看見,信徒在一起乃是一種生活。

所以這裡共有五點,第一,身體是神的代表;第二,身體是我們得著供應的地方;第三,身體的生活是我們的特性;第四,身體的生活是我們的命定,一定要聚集的;第五,身體的生活就是我們的生活。

主日

在這個聚會的生活,或者說身體的生活裡面,有一個很重要的日子,就是主日。在舊約裡面,神用了六天重造了世界,然後第七天就安息了。所以在舊約裡面,七天是一個循環。但是你去看中國的歷史,沒有七天一個循環的觀念。七天一個循環是福音傳來以後才有的。按照舊約,六天工作,第七天休息。第七天就是今天的禮拜六。在舊約裡面,猶太人是紀念禮拜六,那天就叫做安息日。今天還有一些基督徒是紀念安息日的。但是到了新約的時候,主耶穌打破了安息日。祂在安息日也作工,也做事。為了代替安息日,祂就另外設了一天,就是第八天,稱為「主日」,就是專門屬於主的。這個第八天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第一天。主耶穌是在禮拜五被釘死的,然後聖經裡面說祂第三天要復活,所以就是主日復活。舊約詩篇一百一十八篇說,「匠人所棄的石頭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」。「匠人」就是猶太人,「所棄的石頭」就是主耶穌,「成了房角」,這個房就是召會,「頭塊石頭」那就是基督,衪是召會的元首。然後它說「這是耶和華所作的,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」,「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,我們要在其中歡喜快樂」。「匠人棄的石頭」就是主耶穌在十字架,被猶太人所棄,然而三天後衪復活,就做了召會裡面的房角石。「這是耶和華所作的,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。」「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」,是什麼日子呢?就是匠人棄石頭的那日子,就是主耶穌復活的日子。耶和華所定的日子就是主耶穌復活的日子,在聖經裡面稱這個為七日的第一日。原來七日的第七日,是最重要的一日。現在就改變成第一日,就是主日。今天全世界都是用七日的循環,他們稱這個第一日作禮拜天。其實「禮拜天」這個詞,是從異教那裡傳來的。他們說Sunday,就是記念Sun,記念這個日頭。一個禮拜七天,他們就用七種的行星來分別代表每一天。頭一天就是太陽,所以就叫Sunday。但是我們基督徒不稱作Sunday,我們稱那一天作Lord's day,主日。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要看這一日比別的日更重要。這一天是應該是屬於主的。聖經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,我們在其中要歡喜快樂。所以連世界都是主日不上班。這個是神在祂主宰底下安排的。可惜的是,今天世界上的人不是用禮拜天記念主,而是用來睡覺、玩耍、作犯罪的事。我們基督徒應該用主日,來敬拜主,來思念主,來歡喜快樂,與別的基督徒聚會,把這一天分別給主。我們基督徒,如果把每天開始的最好的時間分別給主,然後把每週最開頭的一天分別給主,我們一生如果走三十年、五十年、七十年,那我們一生會有多少的 祝福。七天裡有一天是給主的,一年就至少有五十二天是分別給主的。那十年就有五百二十天分別給主。有些人信了主,禮拜天他睡在床上,多可惜阿!浪費了多少時間。連不信的人也說他不像基督徒。基督徒在禮拜天總是去作禮拜的,他怎麼還睡在床上?他說我作基督徒是我自己作的,我在家裡作就好了,甚麼時候都可以作。從一方面來說是對的;從另一方面,神在祂的主宰的安排下是定了一天,全世界的基督徒在那天記念主的。今天基督教作歪了,作成一個儀式,那是他們的事。我們還是要正正當當把那一天分別給主。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定下一個志向,「主阿,從今天開始,我每一個主日都是屬於你的。」你的時間不會更少,反而會更多。我們很多這樣的見證。有些作學生的,他說主日可以睡覺,也可以作功課,也可以打機,也可以看電視。這些都是我可以作的。但現在我都不作了,去聚會。結果他去了聚會,回來作功課,主把他擺上的時間都補回來。而且他作得更快,作得更好。相反的,他留在家裡作功課,結果功課也作不到,甚麼都作得不好,浪費了那個時間。所以你從今天開始就要在主面前有一個心願說,「主阿,從今天開始,我餘下的一生,每個主日都是分別給你的。我在家裡的時候,我一定去聚會。我就是在外面,我也把我主日的時間分別給你。」今天我們不是作宗教徒,我們不像猶太人,一到安息日,就不能走超過幾步路,不能開窗,不能作這個,不能作那個,我們沒有這個。我們甚麼都可以作,甚麼都可以吃。但是你在那一天,你不是把時間通通分給世界、分給自己的事。你是那一天將更多的時間分別給主。

主日作的事(一)──擘餅

根據聖經,我們在主日至少作三件事。第一,在使徒行傳第二十章,保羅到了特羅亞,他說「七日的第一日,他們聚集擘餅的時候」。第一件事就是在主日,我們是擘餅的。甚麼叫作擘餅呢?擘餅就是享受主的餅和主的杯。如果有一個聚會是比別的聚會更重要,就是擘餅聚會。擘餅聚會是主作主人,邀請我們來赴祂的筵席。祂的筵席就是祂的餅祂的杯。祂的餅代表祂的生命,祂的杯代表祂的血,代表祂的救贖。祂的杯說出祂法理的救贖,衪的餅說出祂生機的救恩。祂天天要成為我們的供應。祂不僅一次拯救我們脫離魔鬼的權勢,祂還要天天作我們的生命,作我們的恩典,作我們的力量,作我們的亮光,作我們的糧食,作為賜生命的靈,天天供應我們。然後祂安排了一個時間,一個禮拜一次,來提醒我們祂是這樣的愛我們,祂是這樣的恩待我們。叫我們在那個時候向祂發出感恩,也發出讚美,也向祂唱詩歌、頌詠,把我們讚美感恩的香在祂面前獻上。擘餅聚會沒有考試,也沒有讀書。我們在這裡就是唱詩歌、禱告、讚美主,這是惟一的目的。這個是所有的聚會裡面唯一一個完全向著主,完全為著主的聚會。一個鐘頭裡,我們就是唱詩歌,先是讚美我們這位主,然後擘完餅以後,我們就是讚美父神,作為祂的兒女讚美祂。這個是對我們基督徒每個禮拜的一個提醒,提醒我們這班人就是天天靠著主而活、天天活在這個恩典底下。這是主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恩典。我們在世界上,就好像在沙漠一樣,在曠野一樣。,走走走就會累了,就會腳上滿了塵埃。每個禮拜我們就是來到這裡休息、享受,就好像是在沙漠裡面的綠州。這是我們每個禮拜在這裡重新得力,叫我們重新再被主吸引。所以你如果要作一個好的基督徒,就不能錯過這個聚會。這個時間主會對我們顯為真實,顯為慈愛。很多時候有弟兄姊妹離開了主三年五年,在外面作浪子,一回到這個擘餅聚會,這個人就被熔化,心就軟下來,眼淚就流下來。再一次摸到主的愛,再一次回歸主自己。這是主日來作的一件事,就是來擘餅。

主日作的事(二)──申言

第二,哥林多前書第十四章二十六節說,你們每逢聚集的時候,各人或有詩歌,或有見證,或為主申言,凡事都要為著建造。這裡就講到,基督徒聚集的時候就是要唱詩,要為主說話。這一種的聚會在現在我們的召會生活裡面,就稱作申言聚會。你來到這個聚會裡面,不光是來聽道的,不光是來享受詩歌,你來這裡是為著主來說話。我們主日十點半開始,先是擘餅,之後就是申言的時間。在公會裡面,他們由牧師講道、由唱詩班唱詩,作得很有職業水準。但只有少數人作,其他幾百個人坐在那裡就是只是有聽的份,沒有參與的份。對某些懶惰的人來說這更好了,他們說:「我六天作工,今天是你牧師作工的時候,我就在那邊享受就好。」他們不知道其實他們最沒有享受。真正的享受是參與。今天到公會裡面作禮拜,就好像在游泳池看奧運選手表演,這個牧師拿到神學博士學位,講道講得真好,抑揚頓挫,真的好像是聽到音樂一樣,我就在那裡聽。但是很多人聽聽就睡覺了。今天在我們的聚會裡面,頭一段時間是擘餅,在這段時間我們真是被主的愛,被主的同在充滿了。然後第二段,我們就好像小鴨子趕到池塘裡面,人人都去游泳,大家都樂其所哉。我們的申言聚會就是這樣,大家在那裡為神說話,說得好不好都沒有問題,都是去學的。這個就叫神得著榮耀,這個也叫我們得著建造。這是第二件事。

主日作的事(三)──財物奉獻

第三件事,哥林多前書第十六章二節說,在七日的第一日,你們要把預備好的款項,在那個時候擺在奉獻箱裡面去。就好像神的子民在舊約裡面,把平常在地上所經營的,所收割的,預備一部分。然後到了節期的時候,他們就把那一部分帶到會幕,神的殿那裡,在那裡獻給神。基督徒在七日的第一日,將財物獻上。當然平常也可以奉獻,但是聖經給我們的榜樣就是財物的奉獻是預表,預備好的,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把它包好,然後把它奉獻,放到奉獻箱裡。在公會的聚會裡面,他們把一個袋傳過來。傳到你面前的時候,如果不丟一點錢進去不好意思。所以你願意也罷,不願意也罷,也總是臨時掏出一點丟進去。這一個實在是不好。聖經裡面沒有這個作法,所以在我們中間奉獻箱都是擺在隱藏的地方。有的人來要奉獻,還要問你們的奉獻箱在那裡。我們是有奉獻箱的,每個禮拜我們預備一個地方,給你把你的心願獻在主面前。你說「主阿,感謝你,這份財物是你給我的,我願意把這個奉獻給你。」這個是在主面前蒙悅納的。神不需要你的錢,但是祂需要你的心願。在舊約的時候,你心願就是你的十分之一,你得的十分之一就奉獻給主。在新約裡面沒有限制,沒有限制的意思不是說可以少奉獻一點,而是你奉獻得多一點也沒有問題。多一點,少一點,都是主的恩典在你裡面感動你。一個基督徒一定要操練財物奉獻的習慣。這就幫助他作一個感恩的人。你說我是學生,我沒有錢。這沒有問題。每個禮拜,你有多少,你就撥出一部分來。你說,「主阿,我們所有都是你給我的。我將其中部份獻回。」這是一個表示。錢代表一切,財物奉獻就代表說你身上所有的都是屬於主的。你奉獻錢財的時候,其實就是奉獻你的健康,奉獻你的前途,奉獻你的一切。這是很實際的。你要奉獻多少,完全按著自己在主面前主給你的恩典把它擺進去。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圖畫。如果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這樣的一種生活,這就是敬虔的生活,就是討神喜悅的生活。我們這樣來把我們的主所應該得到的,在主日奉獻給祂,我們的口張開讚美祂,我們為主說話來榮耀祂,然後我們所有的,不管多少,都是擺在祂面前,承認祂是主並奉獻給祂。這樣的話,我們的一生就是蒙福的一生。我們也能夠成為基督身體上活的肢體。這是我們所應該過的生活。

我盼望今天你看見,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個聚會的生活,每個主日把它奉獻給主。我們所說的奉獻給主,不是說是從早上六點鐘一直到晚上十二點鐘都在召會裡面。但是至少你要在這個時候,你要有擘餅,你要有為主申言,然後你要把屬於你的,擺在主的祭壇面前,表示一切都是屬於主的。

2005年4月7日
余潔麟弟兄交通於香港科技大學